cover_image

环氧结构胶:风电混塔拼接 “硬核” 材料-附施工全攻略

原创 阿李、 大海 [风光发电](javascript:void(0);)

导语

在 “双碳” 目标加速落地的今天,风电混凝土塔筒(混塔)以低成本、高适配性成为陆上的主流选择。而节段间的连接材料,正是决定塔筒安全性、施工效率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核心要素之一。

风电混塔拼接胶(以下统称“环氧结构胶”)是以预制桥梁领域成熟应用的拼接材料施工经验引用而来,以环氧树脂为基础的新型改性环氧拼接胶,凭借材料性能的突破,正在重塑风电基建的技术标准。

本文将从材料优势、施工工艺到市场应用,全方位解析这一 “风电基建强纽带”。

一、环氧结构胶的五大核心优势:重新定义混塔拼接标准

1. 高强度粘结:让塔筒成为 “整体受力体”

分子级化学粘结:环氧树脂通过固化剂交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与混凝土表面羟基基团产生化学键合,钢 - 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 ≥2.5MPa,且破坏形式为混凝土本体断裂(内聚破坏),意味着粘结界面强度超越混凝土自身,确保塔筒节段协同受力无 “薄弱环节”。

抗疲劳性能卓越:承受动态荷载性能强,有效抵御台风、机组振动等高频次荷载,从根本上降低连接部位的开裂风险。

2.快速固化:打破工期 “枷锁”,全年皆可施工

常温 24小时达设计强度:无需漫长养护,25℃环境下仅需24 小时即可达到 塔筒混凝土80% 以上强度(以国内常规塔筒管片强度85MPa为例),单日吊装速度可达到10-12节/天,单台机组拼接周期从传统材料的 15 天压缩至 4 天以内,大幅提升风电项目建设效率。

宽温施工适应性:通过特殊配方设计,可在 -15℃至40℃气温环境下施工,基本实现 “全季节施工自由”。

3. 耐候耐久:从 - 45℃极寒到 60℃高温,25 年性能如一

极端环境稳定运行:耐温范围 -45℃~60℃,冻融循环 50 次后强度保留率≥95%;湿热老化(50℃/95% RH,90 天)强度下降≤10%,远优于普通材料。

抗腐蚀 “防护盾”:致密胶层可阻挡氯离子渗透,盐雾老化90d,强度下降率≤5%,在高盐雾、高酸雨环境中,塔筒寿命可从传统材料的基础上大幅提高,大幅降低运维成本。

4. 施工便捷:细节之处见 “匠心”

触变性膏体设计:立面涂胶不流挂(下垂度≤1mm),无需模板辅助,胶层厚度精准控制,且涂胶后 1 小时内可调整节段位置,施工容错率高,大幅减少返工。

双组分标准化操作:A/B 组分按比例预包装(通常 3:1 ),搭配专用电动搅拌机,几分钟完成均匀混合,质量稳定可靠。

5. 绿色经济:短期投入少,长期收益高

低碳生产:生产能耗较传统材料降低 ,减少碳排放 ,符合全球绿色制造趋势;

全周期成本优化:施工效率高,后期风险低,有效降低了全周期成本。

二、施工工艺全指南:6 步实现 “毫米级精准拼接”

1. 施工前准备:细节决定粘结质量

基面处理:高压空气吹扫浮尘脏污,调整管片平整度,确保粘结界面清洁、干燥、坚实。

环境把控:根据不同的气温区间选择不同的环氧胶型号。通常型号有:

夏用型,适应施工环境温度25至40℃。春秋型,适应温度15至30℃。冬用型,适应温度5至20℃。低温型,适应温度-15至5℃。

2. 配胶:精准配比是 “生命线”

按产品说明书精确按组配制 A+B 组分

3. 涂胶:中间厚边缘薄保障密实饱满均匀受力

4. 节段拼接:毫米级精度控制

5. 质量检测:两道关卡确保万无一失

溢胶检查:胶缝连续溢胶无断点,避免空鼓风险。挤出胶颜色均匀,避免因搅拌不均匀带来的质量隐患。

同条件养护试块测试:抗压试件必须采用40×40×160mm的三联钢试模制作,环氧拼接胶应现场留置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继续混塔环拼接。环氧拼接胶应现场留置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