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风机机组在500米处的噪声

原创 电子 [风光发电](javascript:void(0);)

一、风机本身的噪声源强

风电场风机的噪声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机械噪音(10-500Hz)

齿轮箱、发电机、轴承等部件运转产生中低频噪音,约85-100dB(A)(距机组1米处)。

低频噪音(<200Hz)传播距离远,易引发共振。

2.气动噪音(500-2000Hz)

叶片与空气摩擦、湍流产生中高频噪音,约90-105dB(距机组1米处)。

高频噪音衰减快,但对人耳更敏感。

3.辅助设备噪声:如散热器、通风设备等。

风机的噪声源强与风速密切相关。

二、影响噪声衰减的因素

风速和风向:风速越高,风机噪声源强越大;迎风侧噪声较大,侧风向噪声较小。

地形和障碍物:地形(如山地、丘陵)和障碍物(如建筑物、树木)会对噪声传播产生遮挡和反射,进一步降低噪声。

风机布局:风机密集区域受噪声叠加效应影响,噪声衰减速率显著降低。

三、噪声衰减规律

风机噪声的衰减规律如下:

近距离衰减:在距离风机100米以内,噪声衰减较快,主要是高频噪声的快速衰减。

远距离衰减:距离风机100米以外,噪声衰减趋于稳定,主要以低频噪声为主。

500米处的衰减:根据研究,风机噪声在500米处的噪声贡献值通常低于40dB。在实际环境中,还需考虑背景噪声和不同风机机型的影响。例如,夜间环境噪声较低时,风机噪声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

四、防护距离

根据相关研究和标准,风机与居民区的距离应不小于500米,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昼间55dB、夜间45dB)的要求。

2024年10月1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陆域风电、光伏发电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新建风电项目的风机应距离周边居民、企事业单位等不得小于700米。这一规定旨在严格控制噪声和光影闪烁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充分考虑风电机组不同频率噪声及不同声源的叠加影响。

总结

在理想条件下,风电场风机噪声在500米处的声压级通常低于40dB,但在实际环境中,还需考虑不同的风机机型,背景噪声、风速、风向、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