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机组的核心部分
风机机组的核心部分
原创 电子 [风光发电](javascript:void(0);)
风电项目中的“风机机组”(更准确应称为“风力发电机组”或“风电机组”)与通用工业风机结构完全不同。其核心功能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它的核心组成部分通常是:
1. 风轮(叶片 + 轮毂)
作用: 捕获风能并将其转化为旋转机械能。这是风力发电机组的“动力源”。
叶片:通常为3片,采用空气动力学设计(类似飞机机翼),在风力作用下产生升力,驱动轮毂旋转。材料多为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碳纤维)。
轮毂:连接叶片和主轴的部件,承载叶片传递的巨大载荷。现代机组通常配备变桨系统,其核心执行机构(变桨轴承、变桨电机/液压缸)就集成在轮毂内,用于调节叶片角度以控制功率输出、启动和刹车。
2. 传动系统
作用:将风轮捕获的低转速、高扭矩的旋转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通常需要增速。
主要部件:
主轴:直接连接轮毂,承受风轮的主要载荷(气动力、重力、陀螺力矩等)。
主轴承:支撑主轴,使其能在机舱内自由旋转。
齿轮箱(适用于双馈或中速永磁机组):将风轮的低转速(通常在6-20 rpm)提升到发电机所需的高转速(通常为1000-1800 rpm)。这是传统技术路线,结构复杂,需要维护。
联轴器:连接齿轮箱输出轴(或主轴)与发电机输入轴,补偿安装误差和传递扭矩。在直驱机组中,联轴器连接主轴和发电机转子。
刹车系统:包括气动刹车(变桨系统) 和机械刹车(通常在高速轴上),用于紧急情况或维护时使风轮停止转动。
关键区别:
直驱机组:没有齿轮箱,风轮通过主轴直接驱动低速多极永磁同步发电机。结构简化,可靠性提高,但发电机体积和重量较大。
半直驱/中速永磁机组:使用一级或两级行星齿轮箱进行适度增速,驱动中速永磁同步发电机。是直驱和双馈的折中方案。
3. 发电机
作用:将传动系统传递过来的旋转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主要类型:
双馈异步发电机: 转子绕组通过滑环和变流器接入电网,定子绕组直接并网。需要齿轮箱增速。技术成熟,变流器容量较小(约1/3额定功率)。
永磁同步发电机:
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极数多,转速低(与风轮同步),无需齿轮箱。通过全功率变流器并网。效率高,可靠性好。
中速永磁同步发电机:配合小速比齿轮箱工作,通过全功率变流器并网。兼顾了体积和效率。
关键部件:定子、转子(永磁体或绕组)、冷却系统(空冷或液冷)。
4. 机舱与塔架(塔筒)
机舱:
作用:容纳和保护除风轮、塔架外的所有关键设备(传动系统、发电机、控制系统、变流器、变压器、液压/冷却系统等),提供维护平台。
结构:通常由坚固的钢制外壳(机舱罩)和内部承载结构(机舱底盘/底座)组成,底盘通过偏航轴承与塔架顶部连接。
塔架(塔筒):
作用:支撑风轮和机舱,将其提升到风速更高、更稳定的高度。
类型:主要是锥形钢筒塔(最常见),还有格子桁架塔(较少用于大型机组)、混凝土塔或钢混塔(用于超高塔筒)。
内部设施:包含爬梯/电梯、电缆、平台、照明、安全设备等。
5. 基础
作用: 将整个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塔架)稳固地锚固在地基上,承受所有载荷(重力、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并将其传递到地基土壤或岩石中。
主要类型:
陆上:最常见的是扩展基础(重力扩展基础、桩筏基础等),根据地质条件选用。
海上:类型多样且复杂,包括单桩基础、导管架基础、重力式基础、负压桶基础、漂浮式基础等,取决于水深、海床地质和机组规模。
关键要求:极高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机组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安全运行。
重要补充说明:
控制系统: 虽然未被单独列为“部分”,但它是贯穿整个机组的“大脑”,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变桨、偏航、刹车等),负责监控、保护、优化运行(启停、功率控制、偏航对风、状态监测等)。它集成在机舱内,并通过电缆连接到各部件。
偏航系统:位于塔架顶部与机舱底盘之间,由偏航轴承、偏航驱动电机(或液压马达)、偏航刹车组成,驱动整个机舱旋转,使风轮始终对准风向。
变流器与变压器:
变流器:将发电机发出的频率和幅值变化的交流电转换为符合电网要求的稳定交流电(频率、电压、相位)。对于双馈机组,变流器主要控制转子;对于永磁机组,变流器处理全功率。
变压器:通常位于机舱内(或塔筒底部),将发电机/变流器输出的电压(通常为690V或1140V)升高到电网电压等级(如10kV, 35kV等)以便传输。海上机组通常在升压站再进行更高电压的升压。
辅助系统:包括液压系统(为刹车、变桨等提供动力)、冷却系统(冷却发电机、变流器、齿轮箱等)、润滑系统(润滑齿轮箱、轴承等)。
因此,风电项目风机机组的五大核心结构部分就是:风轮(叶片+轮毂)、传动系统、发电机、机舱与塔架(塔筒)、基础。其他系统(控制、偏航、变流、辅助等)是实现其发电功能和安全可靠运行所必不可少的子系统,集成在这些主要部分之中或之上。
修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