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风电项目千吨履带吊退役倒计时

原创 电子 [风光发电](javascript:void(0);)

一、传统吊装的成本与效率困局

1. 运维成本畸高

传统千吨级履带吊(如1200吨级)在风机大部件更换中单次作业费用惊人:陆上需高额设备租赁与人力成本,海上依赖自升式安装船,单次费用超300万元。

以海上风电为例,停机周期长达14–28天,日均发电损失可达数十万元,叠加设备调度费用,经济性严重受限。

2. 适应性缺陷

大型履带吊对场地要求苛刻:泥泞、山地等复杂地形需额外修路铺钢板,转场需拆解臂架与配重,耗时1.5小时以上,且依赖多台辅吊协作。

抗风能力弱(仅限4级风以下作业),进一步拖累工期。

二、技术革命:自提升设备的崛起

金风科技“自提升智能设备”

该设备由智能设备基座、设备主体和卷扬系统组成,通过小型辅吊进行智能设备基座组装,再通过设备自有的卷扬系统进行设备主体自提升安装,实现大部件的“自体吊装”,相当于为机组打造了一只进行“自我手术”的“机械臂”。实现齿轮箱、发电机等大部件“自体更换”,运维成本直降50%。

工期压缩80%:海上作业从28天缩短至5-7天,大幅减少发电损失;陆上吊装需求从1200吨级降至100吨级,设备成本断崖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