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机组价格趋势
风机机组价格趋势
电子 [风光发电](javascript:void(0);)
中国风机机组价格在近年来经历了剧烈波动,目前已进入企稳回升阶段,其趋势可概括为以下三阶段演变及未来展望:
一、价格深度下行期(2019–2023年)
抢装潮后断崖式下跌:2019年因政策补贴退坡前的“抢装潮”,风机价格处于高位(陆上不含塔筒3800元/kW,海上6659元/kW),此后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战爆发。
降幅超60%:至2024年初,陆上机组价格跌至1400元/kW(降62%),海上机组跌破3000元/kW(降58%)。2023年陆上价格触底,10MW机型甚至出现低于1000元/kW的极端报价。
行业盈利恶化:整机商毛利率普遍低于10%,部分企业亏损,引发质量风险与产业链动荡。
二、企稳回升期(2024年–2025年一季度)
1. 价格反转驱动因素
行业自律公约:2024年10月,12家整机商签署《自律公约》,明确反对低价恶性竞争,设立1200元/kW成本“价格红线”。
招标规则改革:国家电投等央企修改评标标准,取消“最低价中标”,改用平均价下浮5%作为基准,引导理性报价。
成本倒逼:原材料上涨叠加低毛利压力,企业被迫提价保生存。
2. 价格回升表现
2024年数据:陆上中标均价1381元/kW(不含塔筒),海上2748元/kW;Q4陆上10MW机型均价回升至1550元/kW(较此前低点涨20%+)。
2025年Q1数据:陆上含塔筒均价升至2000–2200元/kW(较2024年涨200–400元/kW),金风科技3月投标价达1590元/kW(环比涨4.1%)。
三、未来趋势:温和回升与不确定性并存
1. 支撑价格上行的因素
需求放量:
国内:2025年预计新增装机105–115GW(陆上95–100GW,海上10–15GW),招标量同比翻倍;
全球:2024–2028年新增装机CAGR达10%,188GW增量依赖中国供应链。
出海加速:2024年整机出口5.5GW(+53%),国际中标34.3GW(+345%),海外售价虽比欧美低28–32%,但盈利高于国内(1GW出口净利约2亿元)。
成本刚性:大型化技术降本趋缓,10MW机组合理成本线1200元/kW已成行业共识。
2. 潜在风险与挑战
低价内卷残余:部分企业仍突破“价格红线”投标,存在阴阳合同风险。
外部不确定性:
欧美关税壁垒:美国对中国风电设备加征54%关税,但直接影响有限(对美出口占比<3%);欧盟要求2030年本土化产能占40%。
消纳与电力交易:国内绿电消纳压力、电力现货市场改革或影响开发商收益传导。
四、总结:企稳回升中的结构性分化
短期(2025年):风机价格延续温和上涨,陆上含塔筒均价或稳定在2000元/kW以上,海外出口占比提升改善盈利结构。
长期:
健康化:行业从“成本驱动”转向“价值驱动”,技术权重提升取代价格战;
全球化:依托成本优势和技术输出(如明阳智能欧洲漂浮式订单),抵消地缘政治风险;
波动性:零部件供需、政策落地节奏(如电网投资+2200亿元)仍可能扰动价格。
一句话趋势:中国风机价格已走出“恶性触底”阶段,在自律改革与需求扩张下进入温和回升通道,但需警惕内卷复发与国际市场变局的双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