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风机点位布局优化过程(三)

原创 电子 [风光发电](javascript:void(0);)

风机点位布局是一个多目标优化的迭代过程:

1.  初筛: 基于风资源图、土地性质图(避开绝对禁止区)、地形图(避开陡坡、敏感区)进行大范围筛选。

2.  宏观选址: 在初筛区域内,结合风资源、地形、土地可用性、接入点等确定大致的风场范围和风机排布区域。

3.  微观选址:

利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如WAsP, WindSim, OpenFOAM)结合详细地形和测风数据,精确模拟各候选点位的风速、湍流和尾流影响。

在CFD模型上布置候选机位,反复计算调整,目标是最大化总发电量(考虑尾流损失) 和 最小化度电成本。

将地质勘察结果、运输条件评估(特别是大件运输路径)、环境社会约束、施工条件等硬性限制和成本因素叠加到优化模型中。

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对不同布局方案(如不同机型、轮毂高度、数量、位置)进行发电量预测、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选择最优方案。

4.  详细设计: 确定最终点位后,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基础设计、道路和集电线路设计。